新年里,各家俱是忙碌不已。
林家也不例外,今年登门拜年的比往年又多了些,乔喻干脆把林瑜也带着,分担一二。
林瑜是年前独自回来的,书院里放了假,玩得好的表兄弟和同窗们全在南边,在家里正无聊地重温三字经呢,就被乔喻抓了壮丁。
这下好了,连着几天下来,林瑜差点没把脸笑僵了,再也坚持不下去,求着乔喻给他布置了功课,然后立马缩进了书房里,和四书五经相亲相爱。
今年的雪下得格外久些,刚停没几天,皇庄里传出消息,水泥试验成了。
忠顺亲王兴奋极了,立刻拎了儿子进宫讨赏。正巧由于老太妃的病,宫里连日来都压抑得很。本朝重孝,老太妃欠安,宫里的元宵宴都免了,众妃嫔减膳谢妆,新年的喜气也散了。因此这时候听见一个喜讯,当今顿时振奋了些,痛快地下了旨。
彼时乔喻倒是在家,只是林瑜已经南下,而贾敏和黛玉又恰好受邀去了荣府。接到消息,乔喻连忙打发人去接贾敏母女回来,自己先换了朝服,又将香案等备好。
荣府里。
原本是贾母忽然想女儿了,才请了贾敏来说说话。没想到今日恰好是薛姨妈生辰,便又往薛家小院里去贺了贺。才回到贾母这里,黛玉同姐妹几个玩得正开心呢,就听说林家来人接她们回去。
黛玉犹自纳罕,便听贾敏对她说:“家里有事,你爹爹打发人来了接咱们了,快同你外祖母和姐妹们告别去。”
黛玉有些疑惑,也没多问,只告了别,便跟着贾敏迅速回去了。贾母派了几个婆子将她们一路送回林家。
那几个婆子思忖着贾母吩咐的话,叫打听林家发生了何事,看林家中门大开,外面守了侍卫,便知道是有大事。于是只出了这条街,并未走远,想着一会儿再回去打听。
林家这边,贾敏和黛玉匆匆赶回,先往房里去换装。没多久,宣旨太监就到了。
宫里有头脸的太监们都是眼明心亮的人物,谁能得罪谁不能得罪,都清楚得很。能做到宣旨太监的都不是一般人,心里自有一杆秤。林家原就属于不能轻易得罪的类型,今后更是不好得罪了。
待宣旨太监捧着圣旨进了门,乔喻领着贾敏黛玉跪下,周围的下人们也全跪了一地。
宣旨太监客气地道:“请林大人接旨。”
说罢,打开圣旨,高声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之子侄承睿郡王徒旻聿人品贵重,行孝有嘉,文武并重,而今已至冲龄。今有内阁次辅林海之嫡长女,年芳十三,品貌端庄,秀外惠中。故朕下旨钦定为承睿郡王之正妃,择日大婚。钦此!”
果然是赐婚的旨意。乔喻心里微叹一声,却有种尘埃落定之感。
恭敬地接了旨,又奉上厚厚的红封将宣旨太监一行人送走,乔喻突然有些惆怅起来。转头一看,好么,她家闺女整张脸通红通红的,捏着帕子遮了半边,只露了双眼睛,也是一副水润含情的模样,让乔喻什么心绪都没了,只剩下一种,酸,酸死了。
贾敏则相反。
都说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喜欢,别提还是个对自己女儿一心一意的好女婿。别的先不说,就凭徒旻聿身边伺候的多是小厮随从,至今没有什么通房,便让贾敏无比意外,随之而来的就是满意欢喜,不纳妾的大家公子殊为难得!
至于婚后能不能过得好,这点贾敏倒不是很担心。无论如何,两人有青梅竹马的情分在,又都是良善的性子,最坏也坏不到哪里去的。
贾敏有些欣慰地抚了抚黛玉的头,道:“一眨眼,玉儿竟到了出阁的年纪了,我和老爷都老了。”
乔喻:“……嗯。”
这一声更像是鼻子里出来的,终于叫贾敏发现了乔喻的情绪,有些好笑道:“老爷这是不高兴了?闺女大了,迟早要嫁的,况且女婿还是从小看大的,再没有不好的了,是不是,玉儿?”
黛玉被母亲打趣,更羞得不行,跺了跺脚,直接告退躲回了自己院子里,这副小女儿的娇态让贾敏更乐了。
没一会儿,忠顺王府打发了人来。他们那边更忙,徒旻聿封郡王和赐婚的旨意是一道下来的。有了爵位,徒旻聿就得另外开府,还有郡王的一应配置都要置办起来,又有赐婚后的往来流程,令忠顺王妃恨不得一个人分出几个人用。
偏巧忠顺世子妃有了身孕,是头胎,又还未满三月,不敢让她劳累。
虽然整个王府里的下人们都团团转,不过忙中有序,倒没有什么出错的。
荣府里,贾敏母女走后,贾母偶尔就有些走神,一时担心林家出了事连累女儿,又忙不迭在心里祈祷必是喜事。
林家派来报信儿的几个管事媳妇倒比贾家那几个婆子来得还快,见到贾母就将自家大小姐赐婚忠顺亲王次子承睿郡王一事说了,到让贾母怔了片刻,不过很快就回过神来,忙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