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话 举荐与示警(1 / 2)

其实今天送年礼过来的,不仅有天歌,还有姬修齐和张瑾澜二人。

不过因着宋太尉夫妇去祈福是昨儿个才定下来的事情,所以他们除却跟早就约了来访的天歌和俞庆告知了一声之外,并没有告诉其他人。

这也就导致一整个上午,那些打着各种名义前来逢迎宋太尉的人都扑了个空。

那些人见宋府当真没人,本想留下年礼就走,谁曾想宋府守卫却是板着脸完全不收,只收了姬修齐和张瑾澜这两个自家少爷的朋友送来的东西。

在府上待了这么多年,守卫自然知道这两位是自己少爷的好友,而且以姬家和张尚书的身份,也不至于攀附宋府。

所以仔细说起来,宋府今天所收年礼,竟只有宋传祺那几个好兄弟的。

由此天歌的拜访,倒也不显得那么突兀。

哦,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一户人家的年礼,宋府也收了。

这自然便是与宋夫人有远亲之情,又是宋太尉手下得力干将的俞庆一家。

这厢天歌拿出准备好的年礼,正跟宋太尉夫妇叙话,正好外间劲叔又传俞庆夫妇前来。

所以拜年之后,宋太尉便带着天歌和俞庆去了书房,留下宋夫人和俞夫人两个妇人说些体己话。

休沐以来的这些日子,俞庆得了空儿便在林府指点邵琛昉,甚至昨儿个也没落下,所以与天歌之间倒也熟稔。

上午没来宋府的时候,天歌专程为邵家兄弟备了师礼和年礼,以便他们去给俞庆拜年。

在上都这些年,俞庆虽说得了宋太尉青眼,但因为尚未取得军功,如今官职却还并不算高,所以平日里与他往来的人除却军营里的几个将士之外,便没有其他人,更罔论有人主动给他拜年。

所以当看到邵氏兄弟带着年礼到了自家,俞庆夫妇先开始还吃了一惊,后来才缓了过来,热络将人招呼起来。

显然,邵氏兄弟的这一举动,俞庆还是非常受应的,所以在与宋太尉说话的时候,也忍不住提起邵琛昉来。

俞庆给邵琛昉指点的事情,宋太尉是知情的,当初这件事还是他看在天歌的面子上牵线搭桥。

但其实他对于邵琛昉这个人的印象,此前也仅存于当初在和安寺所见的那场切磋,和他在上山路上帮俞夫人解决马车问题这两件事。

所以在宋太尉眼中,邵琛昉不过是一个人尚不错,身手也尚可的年轻人。

不过现在听了俞庆提说起这些日子的指点之事,却是眸中闪过一丝差异

“那小子当真有你说的那般好”

俞庆闻言忙不迭点头

“您知道的,我从来不说假话。这几日切磋时有问题的地方我只提点一遍,琛昉紧跟着就能改过来,而且他进步的速度完全肉眼可见。”

“他以前是在码头上帮人搬货,也没有正经学过功夫,先前在和安寺中那些腿脚,都是码头上见那些跑江湖的人动手时自个儿学来的,所以根本就没有什么章法。”

“可就是这样,他也能在州试中夺得武举头名,可见是确然有天赋的。如果接下来的日子里,能继续得到系统的训练和提升,在之后的武举国试中,有极大的几率可多得头筹。”

俞庆是什么样子的人,宋太尉自然再清楚不过,而且俞庆向来话不多,如今提起邵琛昉竟是一口气儿说了这么多,可见是的确对其颇为欣赏。

眼见宋太尉沉吟思索,俞庆还当他仍有疑虑,不由着急道

“大人,咱们目前正缺这样的人,我敢断定,这邵家小子定不回家让您失望。”

听到俞庆着急之下说出的这句话,宋太尉不由轻咳一声。

俞庆闻声,这才想起来旁边还站着一个天歌,只是方才他开口之后,天歌便一直没有插话,这才导致他差点忘了旁边还有人。

见俞庆噤声不语,天歌也明白自己怕是听到了什么不该听的话,正欲借故推脱避开,却被宋太尉阻挠

“其实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情,就是西山军中缺人,我让俞庆帮着留意,却没想到这小子将主意打到了邵家小子身上。”

“且不说那小子如今一心准备武举国试,非是行伍中人。就算他之后当真在国试中表现出色,若非头筹,也只能被动进编京畿卫。而就算他真的拿了第一,他若不愿进西山军,那就算是我想要人,也无从要起。”

宋太尉说完这句话,看了俞庆一眼。

这件事,没有人能比出身武举,又正巧被宋太尉挖来西山军的俞庆更有发言权。

先前宋太尉之所以能从同样欣赏俞庆的京畿卫首领手中带走俞庆,其实不仅仅是他三公之一的面子,更关键在于,俞庆是那一年的武状元。

自从大周开国时起,因为武举衰于文举,所以历届武状元都有主动选择去向的资格。

而这些去向,包含京畿卫、西山军和罗刹司。

不过相较于罗刹司这样刀口舔血的亡命之处,和西山军的苦累之所,大多数人还是会选择京畿卫这样的肥差。

毕竟京畿卫上层皆是皇亲,往上爬的几率很小,但却胜在中下也可安稳富足。而武状元一进京畿卫,便是分队长,相当于一个不小的官了。

这也是为什么在俞庆之前,尽管存在这一项规定,可历任武状元却从来都是会选择进京畿卫。

也是直到俞庆那一年,所有人才想起来,武状元选拔中,还有这样一条规则。

可也仅仅是俞庆那一次。

之后的武状元,还是一如既往的首选京畿卫。

拥有选择的权利,在可供选择的道路中选择看起来简单的一条,其实符合人趋利避害的本性,也是每个人的自由。

所以在听到俞庆这般一心想拉拢邵琛昉进西山军的话后,才会不再让他继续说下去。

对于宋太尉来说,除非这个人如俞庆一般,是真的想进西山军而受到阻拦,那么他或许可以帮着推一把,但若人家本心非是如此,就算一时劝来,往后却不见得愿意服从和进忠,最终只能害人害己。

如今俞庆一直在指点邵琛昉练功,宋太尉相信,只要俞庆开口,不管邵琛昉乐意不乐意,但口头上定会答应若是拿了武状元加入西山军。

可这般劝说,终归是莫名带上了胁迫的意味,这样收进来的人,宋太尉也不敢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