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零五十一章 利益悠关动人心(1 / 2)

白虎山小头目孔任的动作还挺利索!

三天后,他真的带了一票精壮汉子,跑来晁家庄带走了那一千罐鱼虾罐头,并且表达了如果他们满意的话,这个生意可以继续做下去的想法。

晁盖但笑不语,收了孔任七百八十贯铜钱,也没叫这厮打开罐头尝试的意思,等东西到了白虎山他们自然知道好处。

郓城本就靠着梁山水泊,这里鱼虾尽有,罐头里的鱼虾都是用盐熬制过的,其滋味怎么比得上新鲜鱼虾,还是不要献丑的好。

这事过后,晁盖寻来庄客找附近渔村的渔民采购大量鱼虾,又自己一个人忙活了十来天,炮制了两千罐的鱼虾罐头放在库房保存。

果然不出所料,孔任买了一千鱼虾罐头回到白虎山不久,便传来罐头深受白虎山上下喜爱的风声,等他才将两千罐鱼虾罐制成,孔任这厮又巴巴的赶了过来,将新制成的两千罐鱼虾罐头全部买走,现款现货绝不赊欠!

这才短短一个来月时间,他便在鱼虾罐头上赚了三千贯,自身成本连五百贯都不到,绝对的暴利买卖!

有了白虎山这个先例,以后再打开其余青州各地山寨的销路,相当来说简单容易了许多!

这下,单靠他自己一人操弄,估计累死也赶不完即将到来的销售热潮!

晁盖造就想到了办法解决,他将鱼虾罐头的制作流程全部分拆,将其中炮制鱼虾以及制作陶瓷罐子以及竹筒罐子的工序全部分给庄子上的一干娘子媳妇们,又有庄客带着一干后辈小子们收集大量新鲜鱼虾,一条简单的产业链便形成了。

而晁盖需要做的,便是最后一步,也是鱼虾罐头最重要的工序,甚至连密封的工序都可以交由他人操作!

不是他舍不得,而是这个时代对待手艺就这个方式,藏得深深的不让任何人有觊觎之机。

晁盖倒是没有蔽帚自珍的想法,只是罐头产业才刚刚起步,需要他独家垄断才能将定价主导权牢牢掌控在手,等到这条产业链彻底成形并且有了一定市场,就可以将手艺高价卖出在家里收取分成即可。

刚开始的暴利,还有市场的开拓以及定位,还是有他自己亲自主导才放心。不是说大宋时期就没有商业天才,只是这世上永远不少那种见钱眼开,或者说见不得别人好的家伙。

他们可能成事不足,但败事绝对绰绰有余!

晁盖可不想以后的一条主要财源,就这么拱手送人还讨不了好,被人连声大骂‘傻子’。

这下,轮到东溪村附近的百姓受益了,晁家庄的原料需求量极大,他们也跟着赚了不少铜板,一个个喜笑颜开对晁盖感激不尽。

……

郓城石碣村,生有朊氏三位好汉,都是豪爽大气武艺非凡的好汉,一身打渔水性功夫更是了得。

这日,三兄弟打渔归家,把手头新鲜鱼虾处理妥当后,便聚在大哥朊小二家里,吃得平日里难得一见的煮牛肉,喝着从附近山村酒肆打来的美酒,一个个眉飞色舞好不兴奋。

就连平日里,不怎么待见两位小叔子的大嫂,都难得露出了笑颜,家里的气氛很久都没这么和乐融融了。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不多时饭桌上已是一片狼籍,三兄弟都喝得有些熏熏然,不过一个个兴致依旧高涨,日子有了盼头心情就是爽快!

朊小七仗着年纪最小,率先嚷嚷开了:“两位哥哥今日的收获如何,小弟我可是一网打上差不多上百斤鱼虾,足够换来一贯铜钱了!”

朊小二和朊小五同时吃了一斤,朊小二好奇道:“小七怎会有如此收获,我这里才打了不足七十斤,已经能够换来大半吊钱,足够家里美孜孜过上一月有余了!”

朊小五哈哈大笑,得意道:“我这边比大哥强些,今日收获了八十来斤鱼虾,差不多应该也有一贯钱左右吧,够某在赌坊里潇洒半个月的!”

“哈哈,两位哥哥却是都不如小弟啊,以后小弟手里有了钱,天天大鱼大肉过日子,那才叫一个舒爽!”

朊小七哈哈大笑,一张长得有些怪异的脸上满是得意之色,裂嘴笑道:“等再揍些铜钱,咱就先把家里的茅草屋子翻成砖瓦大屋,也过一过地主老财的滋润生活!”

朊小二的婆娘正好进来收拾碗筷,闻言顿时羡慕得眼睛都红了,笑着道:“小七真是好本事,你大哥都没你强,家里到现在还是三见漏雨的茅草屋呢,要不先帮你大哥将屋子先翻新一下……”

“你个婆娘胡说什么呢,我又不是不能赚钱,家里的事情跟小七有什么关系?”朊小二的脸色顿时有些难看,冲着自家婆娘一声怒吼,挥了挥手满脸不耐将其赶走。

朊小五和朊小七只在一旁笑着说话,一点都没有开口打圆场的意思,朊小二的婆娘顿时又气又急却是不敢发作,只得将手中碗筷震得砰砰响,满心不爽离开了。

“小七别介意,你大嫂就这脾气!”

朊小二很是歉疚朝朊小气道歉道:“你不用理会她胡说八道!”

“知道知道,我真要是往心里去了,早就骂开了哪还等得到现在?”

朊小七一双暴突大眼没好气翻了翻,看起来很是怪异恐怖,得意道:“以前家里穷就算了,现在某可是有钱的主,大嫂要是再不给面子,某以后就不来大哥这里了!”

“别别别啊,大哥和二哥还想着向你讨教呢,每次你打的鱼虾可是最多的!”朊小二一听大急,忙不迭摆手笑道:“你大嫂的事情别去管她,眼下有赚钱的路子,咱们兄弟都有一身好水性,可得好好把握了!”

“就是,东溪村的晁保正如今大肆收购新鲜鱼虾,咱们兄弟还不趁机狠狠大赚一笔更待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