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深埋于地下的黑暗(1 / 2)

我在末世有套房 晨星LL 4678 字 1个月前

暴乱发生在夜间。

虽然在阳光无法照耀的避难所中,并不存在黑夜这个概念。

距离治安部队强制驱散工业区的居民只过了不到五个小时,避难所的禁闭室便被抗议者塞满了。

没有人能够忍受在睡觉的时候,头顶上悬着一把随时可能落下的尖刀。那些二十年来根本就没人去注过的通风口,现在却成了一把把黑洞洞的枪口。

根植于人们心中的枪口。

事实证明,当所有人都无法忍受同一个问题时,人们会变得比自己想象的还要勇敢。

治安部队总共不过百人,监视力量非常有限,而且大多数士兵都是从避难所中出生的。他们对pac没有任何归属感,相比起不近人情的韩君华,他们更怀念那个和蔼可亲的老所长。对于那些抗争的居民,他们不但感到同情,甚至在立场上是持着支持的态度。

这种逾越纪律的同情在pac的军队中是不可能出现的,但他们毕竟不是军队。

居民议会再次成立了,虽然没有避难所终端的授权,但受到了全体居民的拥护。在前议员吴亚国的领导下,以正义之名,一份行动纲领在幸存者之间口口相传。

用1小时推翻独裁!用1小时重新谈判!

这份计划在谣言传播之始,就开始在少部分人中酝酿了。然而对于发生在民众之间的事,韩君华却一无所知。

外忧已定。

根除内患在此一举!

首先,是碎剑!

电力系统突然发生故障,触发了更换备用电源的应急机制。虽然这电源切换所带来的断电只有短短的十分钟,但这十分钟,已经足够发生很多事了。

整个避难所都置身于突如其来的黑暗中。

电梯被卡死在了地下,由此彻底断绝了地下与地表的往来。避难所大门的动力引擎被维护工人破坏,杜绝了韩君华关闭大门的可能。在部分治安部队的临阵倒戈之下,所有居民都撤到了避难所的大厅中。如此一来,即便十分钟后恢复了供电。韩君华在整个避难所中投放催眠瓦斯,也无济于事了。

悬于所有人头顶的那把剑,已经被彻底移除。

接着,是惩戒!

80的治安部队选择倒向了临时议会。20前pac治安部队誓死效忠。双方在避难所的主要干道爆发了激烈的枪战,向避难所所长办公室推进。

居民们先是占领了军火库,然后解放了禁闭室。如同攻占了巴士底狱,团结的居民解放了被镇压的勇士们。勇士们欢呼着,开始用分发的武器武装自己。

两百多具防毒面具。手持自动步枪的居民加入到了战斗中。胜利的天平,狠狠地砸向了避难所全体居民这一侧。

田峰带领最后十名士兵死死抵抗着,他们是最早进入避难所的那批士兵。二十年前他们还是一群刚入伍的小伙儿,现在已经到了该退伍的年龄了。他们曾做过最坏的打算,譬如面对侵入到避难所内的nato士兵。

然而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在使命的最后时刻,他们面对的竟然是自己守护着的居民。

手足相残的感觉令人窒息。

田峰死命地扣动着扳机,他努力不去想那一张张脸的名字。

然而他做不到。

在瞄准镜中,他看到了他邻居家的孩子,他还记得那个小伙子曾经说过:他要当一名植物学家。等到避难所开的那天,去看看那生长在辐射土壤上的小草,究竟是以一种怎样的顽强在活着。

然而他已经死了,倒在了那尚未冷却的血泊中。

还有他,还有他,甚至还有她

“啊啊啊!”

终于有人经受不住这精神上的折磨了,一名士兵冲出了掩体,端着步枪疯狂地扫射着。

“该死!回来!”然而田峰并没能拉住他,眼睁睁地看着那名战友,被暴民的子弹射出了数个血窟窿。

他死了。但脸上没有痛苦。

一拳狠狠地锤在了掩体的墙壁上,田峰大口地喘息着,胸口剧烈地起伏。

“该死——!咳,咳咳——!”一口混杂着鲜血的吐沫溅到了墙上。

他不知道该咒骂谁。也不知道谁该被咒骂。

那喧嚣的子弹掩盖了所有声音。

在这一刻,所有人都是哑巴。

所长办公室内,透过防弹玻璃,韩君华沉默地看着那近在咫尺的战争。

太弱了。

连小规模地区冲突都称不上。

在战前,她曾指挥过一支空降机械旅,镇压过一起由nato策划在pac边境实施的暴乱。徘徊者的碾过血肉。那远比这惨烈的地狱,她不知道见了多次了。

但不知为何,她却在此刻感到了一丝心痛。

秦院士站在她的身旁,同样沉默地注视着窗外。

此刻,那颤颤巍巍的身影与这年轻的身影,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就如同父亲与女儿一样。

良久,韩君华开口问道,“你不站到民众的那边去吗?”

秦院士摇了摇头,“我站在真理的这边。”

“是吗?”韩君华有些意外地看着这位风烛残年的老人。

“因为真理往往都是最难以让人接受的,追寻真理的人也往往都是孤独的。”

“那还真是令人遗憾。”韩君华默默地看向了窗外。

弹头的火花在冰冷的钢铁间跳跃,闪烁在一双双愤怒的瞳孔中央。仍然忠诚于她的士兵正在节节败退,就补给而言,他们已经不具备。

“人性是生存的累赘,但如不不是因为这份累赘,文明不可能诞生。”

“你是想说,我错了吗?”韩君华很坦然地说道。

“你没有错,但并不正确。”

没错,但不正确吗?韩君华在心中反复咀嚼着这句话,虽然她知道现在再思考这个问题已经没多少意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