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大事(中)(1 / 2)

扼元 蟹的心 1808 字 2个月前

移剌楚材与郭宁的合作愈深,对郭宁在军事方面的天赋就越钦佩。

在他的眼中,郭宁在具体战术上总是大胆激进,而在大方向上,又能谨慎异常,绝不疏忽,这无疑是名将的特质。

尤其在对蒙古人的防备方面, 移剌楚材信得过郭宁的立场,也信得过他的判断。

所以,他的震惊和动摇,也就格外剧烈。

移剌楚材对大金的感情,一直是很矛盾的。

一方面,他是儒生,自幼接受的, 是忠君与忠国的教育。他的父亲移剌履,是从容进说, 信孚于君的儒臣,他的师长徒单镒,更是殚精竭虑,不惜用任何手段来延续大金的忠臣。

这不能不给移剌楚材打下深厚的烙印。

可另一方面,他身为契丹人的立场、他对北疆诸部族千载生灭历史的了解都在告诉他,女真之兴也勃焉,其亡必然忽焉,蒙古破女真,便如当年的女真破契丹。

当年的女真以满万之众,横行天下,不十年之久,专制域中, 其国势固然强盛,其用兵也固然如纵燎而乘风。但契丹失败的原因, 关键在于契丹本身,在于契丹人从来未能真正统合广袤的领土和治下诸族,于是护步达冈一败,人心动荡,处处土崩瓦解。

现在的大金,其局势较之于当年的大辽,只有更加危急。

蒙古人的凶猛,恐怕还要在当年的女真人之上。而当年的大辽在护步达岗,好歹还凑出了七十万大军……女真人如今哪里还有这力量?

女真人可堪镇压四方的精锐部队,已经在去年、前年的惨败中丧尽,而女真人对诸部的统合简直不提也罢。在北疆,依靠汪古人和契丹人组成的飐军和乣军,早已大规模地与蒙古人合作,甚至甘为前驱。

要不是大金国的汉儿还大体忠顺,愿意接受女真人的统治,大金早就被掀翻了!

但汉儿的节操也就如此而已。当蒙古人第三次来袭,又这么轻而易举地进入了河北,那就说明,燕山防线上的重重关隘里,有统领边防驻军的重将向蒙古人投降献城了,这场景, 正如当年大辽的末日,是一切崩溃的开始!

大金要完了……那么, 我移剌楚材, 该当如何选择?

移剌楚材的脑海中,许多念头闪过,但现实中只是一瞬罢了。他稍稍失神,便看到了郭宁的面容,看到郭宁的嘴角,仿佛带着笑。

移剌楚材敦厚内敛,自有主张,往日里,这样的笑容完全影响不了他。

但这会儿,他心神动摇,又下意识地为动摇而羞愧,于是忍不住大声反问:“郭郎君,你笑什么?蒲察阿里的五千骑兵马上就要到了,那是冲着我们来的!而蒙古大军……不是,你在笑什么啊?我们这些人,我们在馈军河营地里的人,数千条人命,眼看着都就要被碾为齑粉了!”

郭宁笑得愈发张扬了。

他刚知道这个消息时,一样动摇过。只不过他强行压抑,始终保持着刚毅如铁的姿态,不让环侍左右的部属们看出来罢了。

他也没有料到,蒙古人突破燕山防线竟然如此顺利,以至于他本人尚在河间府,安州那边却要直面当世最可怕的兵锋、当世最凶残的敌人了。郭宁难免担忧自家重新聚拢的同伴们,担忧跟从自己多年的吕氏姐弟。

但他经历过太多次失败和血腥了,眼前这局面,最坏也无非是又一次失败,还能怎么样?身在这世道,失去的东西还少吗?

所以,他比任何人振作的都要快。

当他看到移剌楚材的失态,甚至还有点感动。

“不会的。晋卿,大家都不会有事。”

郭宁沉声道:“大金虚弱如此,蒙古人今年必会再度来攻。这件事,你我早都明白的。那么你觉得,我竟没有提前的准备么?”

移剌楚材猛地打起精神:“准备?郭郎君,你做了准备?”

他反应极快,瞬间又道:“是汪世显!他并不插手田庄农户的事,可他和他的部下们却时常离营,一去就十天半个月……是汪世显对不对?郭郎君,你对他必然有所吩咐!”

“不错。”郭宁颔首。

“到如今,这些安排也不必瞒着晋卿了。安州境内,有丘陵起伏,西峙北折,九水合流,南汇东注,陂池薮泽,萦带左右,地形复杂异常。尤其在东北面靠近故城店的地方,有一处名唤灯下谷的所在,虽然规模小了点,却极其隐蔽,道路更是比寻常塘泊之间难走十倍……”

移剌楚材忍不住道:“大涧深谷,翳葳林木,此骑之竭地也!”

“不错!”郭宁再度颔首:“汪世显在过去两个月里,一直在暗中经营那处隐蔽之地,如今食、水、物资俱备,只要馈军河营地那边的反应够快,就带能着大家的亲族家眷,全都退往那处潜藏。蒙古人南下攻打的是大金,又不是冲着我们馈军河营地来的,只要能躲过他们哨骑的搜检,蒙古大军自然南下。这一险关绝境,就算过了!”